8月15日至16日,“烽火十四年——1931—1945年教科书和教育文献之抗战叙事”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科书博物馆和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教育文物研究分会联合主办,会议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举办,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邓兰教授应邀出席,研究生武艺芳、林怡涵、温依萍全程参与此次会议。

研讨会上,10位专家学者围绕抗战时期教科书与教育文献的知识生产、社会动员等主题进行发言。其中,邓兰所作题为《从战时动员到美育浸润:音乐教科书抗战叙事的历史嬗变》的报告,从研究源起与分析框架切入,阐释音乐教科书抗战叙事由“战时动员”到“美育浸润”的历史演进,并从创伤叙事、经典叙事与审美叙事三个维度总结其发展路径与核心规律。

在本次研讨会的两个分论坛中,研究生武艺芳和林怡涵也分别作了题为《论教育强国背景下音乐教科书的核心素养研究——以鄂教版七年级〈艺术•音乐〉为例》和《互文性视角下的音乐教科书革命歌曲:内容选题与呈现方式研究——以新课标下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科书为例》的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不仅拓宽了我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他们在音乐教科书抗战叙事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及教材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的思考,更展示了我院在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邓兰教授团队的研究得到全国性学术平台的充分肯定,也彰显了我院研究生扎实的研究素养与日益提升的学术能力。
作者:温依萍 林怡涵 编辑:李静怡 复审:赵璐 终审:黄锡炳